孫子軍爭篇 第七

軍爭篇 第七    
 
孫子曰:凡用兵之法,將受命于君,合軍聚眾,交和而舍,莫難于軍爭。軍爭之難者,以迂為直,以患為利。故迂其途,而誘之以利,後人發,先人至,此知迂直之計者也。故軍爭為利,軍爭為危。
舉軍而爭利,則不及;委軍而爭利,則輜重捐。是故卷甲而趨,日夜不處,倍道兼行,百里而爭利,則擒三將軍,勁者先,疲者後,其法十一而至;五十里而爭利,則蹶上將軍,其法半至;三十里而爭利,則三分之二至。是故軍無輜重則亡,無糧食則亡,無委積則亡。故不知諸侯之謀者,不能豫交;不知山林、險阻、沮澤之形者,不能行軍;不用鄉導者,不能得地利。
故兵以詐立,以利動,以分和為變者也。故其疾如風,其徐如林,侵掠如火,不動如山,難知如陰,動如雷震。掠鄉分眾,廓地分守,懸權而動。先知迂直之計者勝,此軍爭之法也。
軍政曰:「言不相聞,故為金鼓;視而不見,故為旌旗。」夫金鼓旌旗者,所以一人之耳目也;人既專一, 則勇者不得獨進,怯者不得獨退,此用眾之法也。故夜戰多火鼓,晝戰多旌旗,所以變人之耳目也。
故三軍可奪氣,將軍可奪心。是故朝氣銳,晝氣惰,暮氣歸。故善用兵者,避其銳氣,擊其惰歸,此治氣者也。以治待亂,以靜待嘩,此治心者也。以近待遠,以佚待勞,以飽待飢,此治力者也。無邀正正之旗,無擊堂堂之陣,此治變者也。
故用兵之法,高陵勿向,背丘勿逆,佯北勿從,銳卒勿攻,餌兵勿食,歸師勿遏,圍師遺闕,窮寇勿迫,此用兵之法也。
 

大凡用兵作戰的法則是,到前線與敵軍爭奪有利的制勝條件,如何把迂迴曲折的遠路,當成直線近路來作戰;如何化種種不利為有利,兩軍交鋒,既有其有利的一面,也有其危險的一面。若不事先了解山林險阻,沼澤地理形勢,便不能行軍作戰;若不利用當地鄉民作嚮導領路,便不能獲知有利地形,所以指揮大軍作戰,因視力範圍有限,所以用旌旗作記號;因為傳達命令不易聽到,所以用鐘鼓作信號。用金鼓旌旗統一士兵的耳目,貫徹命令,使勇敢的人不敢獨進,怯弱的人也不得落後,並以此眩變敵人的耳目,使三軍可以奪其氣。將軍可奪其心,這就是指揮眾人作戰的法則。
 
用兵作戰,要判斷是否有利才行動,要依戰況變化,而決定兵力之分散或集中,所以軍旅行動要快如疾風,迅速而無跡。靜止時,肅穆嚴整,如林木一般;攻擊時,如燎原烈火寸草不留;防守時,如山岳一樣,不可動搖,不受威屈利誘;隱蔽時,匿形斂跡如烏雲遮天,使敵人無從知曉我軍實力與企圖;衝鋒時,如迅雷不及掩耳,使敵人無從退避。
 
作戰時,有幾種情況應當小心警戒。如果敵人佔領高地,就不要去仰攻,不要去攻擊士氣旺盛的敵軍。或急於歸國的敵軍,也不要去理睬敵人的誘兵。包圍敵人時要留缺口,對於陷入絕境的敵人,不要過分逼迫。這幾種情形,若急於迫擊,必使敵軍堅守死搏,反使我軍蒙受極大犧牲。